全球芯片市场日益分化
交货时间:
2022-11-16 17:30
本文改编自《经济参考报》
最近,随着美国等股市的波动,芯片股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和修正,且下跌趋势超过了市场的整体趋势。这背后的原因是,将主导2022年和2021芯片市场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。许多芯片企业对未来需求的预期已经开始明显减弱,并且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出现了更加明显的分化。
AMD、美光、英特尔、三星和英伟达等芯片巨头发布了低于预期的盈利预测或报告,对市场情绪造成了重大打击。
10月28日,英特尔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0%,净收入下降85%,至10.19亿美元;其核心业务下滑。
存储芯片巨头美光10月初也公布了其2022财年第四季度令人失望的业绩。本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20%,净收入同比下降45%。
事实上,在此之前,如AMD、英伟达和其他芯片巨头都不约而同地降低了盈利预期。尽管他们的业务重点不同,但巨人公司曾多次表示担心芯片市场会出现更大范围的降温。
市场研究人员也发出了警告。半导体智能公司(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)预测,2023年全球芯片市场将萎缩6%,而马尔科姆·佩恩(Malcolm Penn)预测,未来一年将下降22%。
市场参与者预计,该行业将走软,部分原因是全球经济前景黯淡。据估计,全球GDP增长每放缓3%,半导体市场增长就会下降16%。第二,个人电脑(PC-RRB)市场需求已显着疲软。
然而,芯片寒潮并未笼罩整个行业,汽车芯片需求尚未减弱,仍对行业繁荣形成一定支撑。2020年开始的芯片短缺并未消失,尽管全球汽车行业的情况有所改善。汽车预测解决方案(AFS)今天发布了全球汽车行业的最新数据,显示截至9月25日,芯片短缺正在影响该行业,全球汽车市场今年已减产约3376800辆。
在全球市场,芯片短缺仍在持续,并影响到一些汽车公司的全球生产。业界普遍预计,“缺芯”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至少会持续到明年中或年底。
此外,与谨慎的预期和未来投资的缩减形成对比的是,对更先进芯片生产的投资实际上并未停止。
10月28日,日本首相岸田文雄(Fumio Kishida)表示,他将向半导体产业投资3000亿日元。据《日经》报道,佳能将投资500亿日元在日本东部建造一座新的半导体设备工厂,该工厂将于2023年开工建设,并于2025年春季投产,使其现有光刻机的产能翻一番。据路透社报道,三星电子表示,尽管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,但该公司计划在2027年将其先进芯片产能提高四倍以上。有迹象表明,未来芯片行业将在这一领域更具竞争力。
下一页
下一页
相关新闻